English

不该被遗忘的文化人——陈季同

1998-05-28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提起陈季同,今人能知道的怕是很少。他几乎被人们遗忘了。

但被遗忘的不一定就是该遗忘的。至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,陈氏本应占有一席之地。就近代中国人而论,唯有他同辜鸿铭、林语堂三人用西文所写的介绍中国及其文化的著作,可以说在西方真正畅销过。三人同属闽籍,人称“福建三杰”,而后二者在这一历程中,不过是步陈氏的后尘而已,无论是写作上还是思想上,都曾受到过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如今,林、辜二人已是人尽皆知,著作广为流传,独陈季同一人仍湮没无闻。这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,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疏忽。

陈季同字敬如,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。早年肄业于福建船政学堂。1873年初使欧洲,两年后任职于驻法、德公使馆。曾做过驻德、法、比利时、丹麦等国参赞,代理驻法公使,前后在巴黎等地生活了近20年,属于近代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。有趣的是,他还是晚清中国敢于冲破夷夏之防和世俗压力、最早正式娶西洋女子为妻的朝廷命官,堪称中西通婚史上的开风气之先者。戊戌时期,著名维新派人物唐才常发表骇人听闻的《通种说》,主张中外相通,实行华洋通婚以改良中国人种,其文中所举的第10条论据,就是专门以他的跨国婚姻为例,来说明实行此制不仅应该而且可能。其言曰:“即凤仪陈季同之妻,皆西妇也。彼西人初不以吾中国之弱,而摒之不齿婚姻之列,则吾又何为闻通种之说,而狺狺争,谗也?”言下颇有佩服其不同寻常之意。

由于长期工作和生活在欧洲,陈季同通晓法文、英文、德文和拉丁文,特别是法文造诣在晚清中国可谓独步一时。英国大汉学家翟理思等人,就称赞他法国语文知识极为广博(见《中国名人谱》)。对于法国文学,陈氏尤其稔熟,谈起法国当时的各文学流派及优劣得失来能如数家珍。我国近代译介法国文学的先驱、《孽海花》作者曾朴,其有关法国文学的最初知识就是由他启蒙的。在给胡适的信中,曾朴曾坦承自己译介外国文学的活动,乃至“发文学狂”的主因,都是因陈季同的教诲所致。他尊陈季同为“法国文学的导师”,“我国研究法国文学的第一人”。由此可见其造诣之深。此外,陈氏还“精熟于法国政治并拿破仑律,虽其国之律师学士号称老宿者莫能难。”晚年闲居上海,“西人有词狱,领事不能决,咸取质焉;为发一言或书数语与之,谳无不定。其精于西律之验如此”;“西人梯航之来中国者,莫不交口称季同”。(《福建通志·列传·陈季同传》)

不过,陈季同的最为难能可贵之处,尚不在于其高度的西学修养和对西学的传播,而在于他能在西方世界弥漫着歧视中国人及其文化的时代氛围下,自觉、主动而富有成效地向欧洲人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,苦心孤诣地证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。他一生用流畅的法文写了大量著作,其中主要有《中国人自画像》,《中国戏剧》,《中国人的快乐》,《吾国》,《中国人笔下的巴黎》,《黄衣人小说》等,此外,还用法文翻译有《聊斋志异》等中国文学作品。但无论是著还是译,他都始终围绕着一个不变的宗旨: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人、中国文化及其价值。

在陈季同所有的著作中,《中国人自画像》和《中国人的快乐》影响最大,两书都有过英文转译本。尤其前一本,更为他的成名作。该书首次以一个中国人的名义面对西方读者,就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中西文化发表看法,从而开启了此种文化交流活动的先河。1884年它首版于法国后,在巴黎等地一度产生某种程度的轰动效应,该年内就至少再版5次以上。次年,即由JamesMillington译成英文在伦敦等地出版,同样“受到英语公众热烈而友好的欢迎”(英译本“序言”)。

然而,陈季同却并不是一个狭隘地固守中国文化之人。他虽不欣赏近代西方文明,但对其却保持了宽容态度。他承认,西方文明树上所结出的果实,的确不少色味俱佳。对他来说,之所以亟亟于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,并非像李元度那种顽固的旧式士大夫那样,基于“吾道而西,大变其陋俗”的盲目信仰,而完全是出于一种清醒的世界意识和眼光。戊戌那年,他曾明确告诫曾朴:“我们现在要勉力的,第一不要局于一国的文学,嚣然自足,该推扩而参加世界的文学,既要参加世界的文学,入手方法,先要去隔膜,免误会。要去隔膜,非提倡大规模的翻译不可,不但他们的名作要多译进来,我们的重要作品,也须全译出去”。此种世界意识,对我们认识和评价陈季同的文化输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。

遗憾的是,我们现今不仅在中国翻译史专著和翻译家词典里,找不着陈季同的名字,甚至在通行的《中国近代史词典》中,也查不到他。除了《福建通志·列传》中有他的一个小传外,几乎再没有对他专门的研究,这显然是不公正的。有条件者,亟望能够予以关注,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。今人高兴的是,陈季同的《中国人自画像》和《中国人的快乐》中译本,现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并重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